文章列表

  陳士榘回憶說,長征過茅臺時,因連續(xù)行軍,天氣潮濕,紅軍中爛腳甚多,故有人用茅臺酒洗腳消毒,其實是用酒泡腳,盛小...

  羅炳輝是云南人,久在云南軍隊中服務,曾屬朱培德部下,早年為秘密共產黨員,在江西吉安為民團指揮時,率幾百民團加入...

  長征中突破烏江天險,初渡,首批一營官兵乘三竹筏神速抵對岸,并占領敵高地。而此時,敵預備隊進攻凌厲,一營被逼至江...

  劉伯承回憶湘江之戰(zhàn)時說:“雖然(紅軍)最終渡過了湘江,但卻付出了慘重的代價,人員折損過半?!毕娼畱?zhàn),打了一個...

 1935年1月15日晚飯后七點鐘,二十人來到柏宅里一間長方形的房間里。從某種意義說,這二十個人在這里開會,是為...

  在遵義會議上,毛澤東還猛烈抨擊了未能和19路軍聯合這件事。他說,這就使紅軍失去了一個迂回到國民黨防線背后、從后...

  遵義會議所有的參加者當中,只有何克全(凱豐)完全支持博古和李德。他曾在莫斯科學習過,是個“正統(tǒng)”的“布爾什維克...

  遵義會議精神,先是傳達到團以上干部。當宋任窮政委向干部團連以上干部傳達時,大家精力特別集中,雖然時而飄著毛毛雨...

 1935年1月3日或4日早上,劉亞樓命令二師六團立即奪取遵義。六團團長朱秋水、政委王集成率部,冒大雨急行軍。至...

  慘烈的湘江之戰(zhàn)后,紅軍不得不退入深山區(qū),翻越老山界,進入湘西南。老山界又名越城嶺,山體很大,東西長六百多里,南...

  遵義會議時柏宅的情景依然如故:里屋內是普通的灰泥墻,紅色的木質地板和門窗。屋子很空,天花板上吊著一盞煤油燈,中...

  烏江之戰(zhàn)后,紅軍進入遵義。遵義城之商民非但不逃,而且孤兒習藝所、學校學生及商民貧民等成群結隊,懸旗歡迎紅軍,旗...

  進入遵義第三天,紅軍在第三中學操場開民眾大會,朱德和毛澤東親自出席,工農、學生、商民被宣傳而執(zhí)旗參加大會者將萬...

  紅軍進入遵義時,遵義全城有男女中學校五六所,紅軍對于學校機關不駐兵,以示維護教育,但各校均未上課。唯紅軍對于青...

  在1927年9月《中共江西省委秋收暴動計劃》中,聯絡會匪的工作形成了比較系統(tǒng)清晰的思路。省委首先承認會匪是農民...

  在古城文昌宮會議上討論了如何對待井岡山土匪武裝袁文才、王佐部的問題,當時不少人主張武力消滅,但毛澤東認為這種意...

  在紅軍探索游擊戰(zhàn)術的過程中,也從土匪的經驗中吸收了不少有益的成分,“上山學匪”是有真實內容的。井岡山原來有一個...

  嚴厲的清洗是紅軍成為一支強大軍隊的重要保證,特別是經常性的、有具體針對性的清洗,不能因為中央蘇區(qū)幾次短期的肅反...

 1927年8月7日,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緊急會議,在這次會議上我(注:毛澤東)才被選為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。后來有...

  有史學家介紹,作為歷史親歷者,賀敏學晚年故地重游,對黨史工作者這樣談道:毛主席率領秋收起義部隊能上井岡山,主要...

2016-09-05 紅軍開始行軍

  除了紅軍主力以外,成千上萬的紅區(qū)農民也開始行軍——男女老幼、黨與非黨的都有。兵工廠拆遷一空,工廠都卸走機器,凡...

 1934年秋天,紅軍出版物中開始對戰(zhàn)略轉移有所暗示。9月29日蘇維埃政府機關報《紅色中華》發(fā)表了一篇由洛甫(張...

2016-09-05 當年于都概況

  于都是江西南部的一座小縣城,因位于都河畔而得名。紅軍長征時,它不過是一個渡口,一個集市。1934年10月紅軍長...

上一頁
...
32 33 34 35 36
...
下一頁